长江之滨,奋进足音铿锵;黄石大地,发展热潮奔涌。今年以来,黄石锚定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使命任务,各地以“拼抢实”作风掀起项目攻坚浪潮,以集群思维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一幅“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壮阔画卷正在东楚大地徐徐展开。
在这片涌动着奋进豪情与发展激情的土地上,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拔节生长,一条条产业链条在延链补链强链中向“新”而行,奏响了新一轮奋进号角。
3月20日,10个农业产业链项目落户大冶,当天集中签约的鄂东南农产品加工园、白茶产业园等项目,涵盖智慧农业、精深加工、生态旅游等领域,成为撬动大冶城乡融合发展的“金钥匙”。
大冶大力实施科创引领工业振兴、美丽大冶品质提升、文化创新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兴业富民、优化升级营商环境“五大攻坚”行动,聚焦“3+2+X”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产业提质倍增,朝着“冲刺千亿市、奋进五十强”目标大步迈进。
3月24日,阳新县与江苏卓远半导体有限公司项目签约仪式在江苏省如皋市举行,卓远半导体项目正式落户阳新经济开发区。该项目全面投产达效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亿元。
今年以来,阳新县招商服务中心通过走访慰问楚商代表及阳新招商大使,与上海等地阳新商会开展信息对接座谈交流,重点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食品深加工领域开展精准招商。1-2月,阳新县新签约项目5个,新入库项目10个。
2月6日,黄石港区在江北工业园区举行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当天开工的19个项目中,涉及智能制造、现代物流、新材料、低空经济、生命大健康等领域,产业规模好、质量层次好、集聚效应好,将为该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黄石港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推进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大抓发展的冲锋号角。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使开工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西塞山区围绕特钢产业链主企业大冶特钢,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推进特钢产业链招商,加快全链条项目建设。今年,该区将不断完善“1+3+N”特色产业体系,在产业链招商和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发力,推动特钢产业向“三高一特”价值链高端应用领域纵深突破。全力谋划招引一批实力强、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链主型”企业落户,加快推进华南重工、中集废钢等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全面服务海显科技、德盛铁路等已签约重点项目加快开工建设。
春风拂面,下陆处处涌动着澎湃活力。今年,该区新成立八大攻坚专班,锚定“加快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品质下陆”的工作要求,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惠民生。
3月22日,下陆区2025年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4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12个项目集中签约。下陆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项目调度机制,切实提升项目存在问题的办理效率,全方位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开发区·铁山区以项目攻坚开局,多维度发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开门红”。1月23日,在2025年黄石新质生产力发展访谈暨招商引资开门红签约活动中,该区签约16个重点项目,涵盖新能源终端、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
该区组建9支招商分队奔赴深圳、苏州等重点区域,累计对接83家企业,深度推进20余个重点项目。同时,启动“产业链精准招商”行动,相关负责人分赴大湾区、长三角等地,重点推进智能驾驶系统集成等新兴产业项目。
3月18日,盐田港2025年黄石新港推介签约活动举行。现场签约港航货“一体化”联动、“江海直达+长江班列”联动、临港经济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力助推我市物流产业进一步提档升级。
目前,黄石新港已经建成运营23个万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超过8000万吨,成为长江中游最大的单体港。黄石新港正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推动在“枢纽港”基础上升级“贸易港”,打造“五港合一”的多功能港口和长江武汉航运中心东部枢纽。
从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涅槃蝶变,到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的强势崛起;从“链式招商”的产业链招商新模式突破,到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的创新实践,黄石正以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和招商引资的高质量,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记者 殷珂 万经煌 吴天韵 吴高斌 刘艳新 张瑾 张春玲 鲁冰儿)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