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在位于黄石临空经济区·还地桥镇的渤海土壤营养剂和汽车尾气净化液生产项目现场,工人们紧盯电脑屏幕上的数据,监控生产设备运行情况。钾肥、一铵、尿素、生物苷等原料在120米的生产塔内融合,形成生物苷复合肥,一幅忙碌而有序的生产景象。
作为省级重点项目,渤海土壤营养剂和汽车尾气净化液生产项目总投资10.8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0万吨新型作物土壤营养颗粒的能力,可带动千人就业。
“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生产线,更是区域发展的‘强心剂’。”大冶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渤海生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生物”)不仅能将大冶工业生产的硫酸铵等附属产品转化为高价值的绿色产品,更重要的是企业为区域经济注入了强大的金融活力和品牌效应,可带动关联产业快速集聚。
签约之前,大冶市、镇二级便将项目视为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黄石临空经济区·还地桥镇经发办联合黄石、大冶两级的环保、发改等部门单位负责人,通过实地查看和调查研究,耗时3个月,全程指导企业完善项目立项、环评材料,反复打磨细节,为项目快速签约落地夯实基础。
2024年5月,该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黄石临空经济区·还地桥镇专门配备了项目包保专员,提供全流程服务,积极协调公安部门审批备案,联系专业爆破公司,扫清生产高塔开工建设障碍;帮助企业铺设300米专用污水管网接入主管道,解决企业用水问题;在新畈村举办“春风化雨润民生、岗位到家助振兴”专场招聘会,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
“除了贴心服务,黄石临空经济区·还地桥镇临空临港的区位优势,也是我们选择落户这里的主要原因之一。”渤海生物副总经理朱辉表示。
据介绍,自今年3月一期项目投产以来,渤海生物便依托黄石新港的交通优势,有效实现了原料与产品的快速流转。原料从俄罗斯、加拿大经湛江港、连云港直达黄石新港,成品则由此发往东三省、四川、江苏、浙江等地。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每年经黄石新港的吞吐量可达70万吨,将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渤海生物在全力赶制订单的同时,同步启动二期研发中心建设,着力打造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并逐渐把生产重心向大冶倾斜,还在本地规划了5000亩试验田,计划种植水稻。目前,二期项目已完成建设进度的70%,预计今年8月完成水培、土培等展厅建设,11月建成2号生产塔。
“凭借优良的产品品质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我们的产品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截至目前,公司产值已达到4亿元,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朱辉说。(记者 殷珂 万经煌 通讯员 郑卫东 余书源)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