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全市高效运输体系保障“双节”出行安全顺畅 交通运力强劲 群众出游带劲

发布时间:2025-10-10 返回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在8天长假里高效有序运转,以“路网+枢纽+运输”全链条保障体系有效应对日均数十万客流,交出一份安全平稳顺畅的假期出行答卷。

运送旅客408万余人次

我市交通运输部门统计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全市公、铁、水、城市客运累计运送旅客408万余人次,同比上升10.48%。在黄25个高速公路和长江公路大桥收费站进、出站车辆累计149.93万辆,显示出旺盛的出行需求。

长假期间,城市客运系统成为客流输送绝对主力,累计运送旅客354.98万人次,占比超过八成。道路客运累计运送旅客23.69万人次,水路运输完成5.3万人次,铁路运输表现亮眼,共运送旅客24.9万人次。

国庆中秋假期,黄石交通运输系统面对持续高位运行的客流,从公交到有轨电车,从高速公路到跨江大桥,通过多部门、多层级协同配合,形成“路网+枢纽+运输”全链条保障体系,提升了整体运行效率,以高效有序的方式完成了“双节”运输保障任务。

做足做优公共交通保障

节前,通过数据分析与资源整合,我市交通运输部门科学配置运力资源,确保供需匹配。针对返乡探亲、旅游观光等多元化出行需求,在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重点景区、商圈的基础上,开通城乡一体化公交线路,满足城乡群众往返需求。节日期间,大冶保安等地农村公交日均客流量2万人次。

优化枢纽接驳保障。加密高峰时段至黄石北站、黄石市综合客运枢纽站、大冶北站等重点客运枢纽的公交车辆发车频次。协同湖北铁路集团轨道运营公司,每日分别增加武汉东至大冶北、大冶北至武汉东方向“新城快线”各1列,对开车次由每日12列增至13列;同时,黄石北站、大冶北站在返程高峰期,于10月7日、8日分别加开7列、11列临客列车,为旅客顺利返程提供有力保障。

为适配夜间文旅消费热潮,对城区公交网络进行高效保障,实现交通路、武汉路、花湖大道等核心商业带及武商MALL、钟楼、摩尔城、黄石港万达、华新1907文化公园等重点商圈周边500米范围内均设有2-3个公交站点,游客与市民可通过公交轻松抵达消费目的地。采取城市公交“分层延时”策略:10条线路运营至20:00-20:30,保障购物出行;11条线路延至21:00-21:30,覆盖夜间餐饮;8条线路更是运营至22:00以后,最晚班次延至23:00,精准对接夜间购物、餐饮街区等消费场景。据统计,18:00以后公交日均客流约10万人次,有效带动黄石港区、西塞山区、团城山等地夜间消费活力,成为节假日期间夜市经济、商圈消费的“隐形推手”。

部门联动护航群众出行

与此同时,组织黄石市综合客运枢纽站储备20辆客运车辆作为应急运力,构建“新城快线+客运班车”的大客流运输保障体系,通过增加黄石客运枢纽站(黄石北站)至武汉、天河机场等地的客运班车发班频次密度、加班车等方式满足来黄旅客及市民出行需求。统筹协调市本级13家旅游包车企业、200余辆在黄旅游包车,为游客提供到大冶沼山古村桃乡景区、大冶毛铺滑翔伞基地、阳新仙岛湖、阳新百洞峡旅游景区等地的旅游包车服务。

节日期间,我市交通运输系统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在火车站、客运枢纽站、码头等重点场所,安排工作人员现场驻守,开展志愿服务,安排公路部门加大重点路段巡查频次,累计投入值班值守和服务保障人员1200余人次。与气象、交管等部门建立并落实联动机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市国省干线无中断、交通管制情况,无滞留车辆和人员,有效满足了群众出行需求,提升了交通运输服务质量。(记者 罗炜)


编辑:郭明磊


主 管:中共黄石市委宣传部黄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 办:黄石日报社 电 话:0714-6516673
鄂B2-20090010-1 鄂新网备1101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4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4212018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