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山古村文旅大餐引客来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10-14 09:12]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上午乡村游、下午看文娱演出、晚上看水上沉浸式情景剧……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大冶市保安镇沼山古村桃乡以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出圈”,游客们纷至沓来,品乡村美食,赏文娱演出,享诗意田园。山水胜景与欢声笑语交织,绘就一幅热闹喜庆的假日乡村振兴画卷。

假期的沼山,游客踏着石阶,在山林间穿梭,不时站在观望台,用手机拍下远处翠绿的景色。盘茶村的稻田边,看着即将成熟的稻穗,不时有游客与之同框,拍下丰收的喜悦。

来自鄂州的周先生带着家人朋友,在古村桃乡玩了两天一夜,观看了精彩的文娱演出,住了干净整洁的民宿,“这里还不错,景区的服务也非常好,我们玩得很开心。”

刘通湾,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村,因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游客们争相追捧的“网红村”。

在景区的大街小巷,携带着夏日的余晖,秋日的柿子换上色彩斑斓的“衣裳”。柿子树下,游客或三五成群或独自驻足,与柿子合影,定格丰收的景致。

“十一”假期,古村桃乡的一大看点就是文娱演出。从9月20日刘通湾古街开街,景区的各种演出层出不穷。

每日下午2时开始的“白马剧场”,每日两场,每场一个小时。演出中,演员们结合景区实景,演绎各种情景短剧。之后古装NPC现身主街,与游客开展多点互动,对诗、行抱拳礼、合影等,让游客沉浸于短暂的江湖氛围,或学习传统礼仪,或玩小游戏,沉浸感十足。

从10月1日至8日,景区每天下午连续推出“一日一主题”的国庆中秋文艺展演活动,既有流行音乐、少儿表演等主题演出,还有取材于大冶地区的抗战历史的红色文化楚剧小戏《墈头客栈》、讲述“小红刺绣”逐梦传奇的非遗主题音乐情景剧《绣·一抹红》亮相。特别是传统戏曲专场,现代楚剧《红松店》选段《三十年前去井冈山》、现代黄梅戏《家·春·秋》选段《情愁意更稠》及《大冶颂》等选段,让观众意犹未尽。其间,举行的“相约沼山、缘来是你”大型相亲交友活动,为未婚青年游客带来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成功促成6对青年喜结良缘。

月光洒在沼山水库上,夜色中的景区依旧人声鼎沸。18时30分开始的湖北首个大型山水沉浸式演艺——《桃花源里》水上漫游情景剧,由村民演员演绎撒网捕鱼、水上市集、村舍夜话、欢庆丰收等16个极具乡土气息的原生态场景。

据统计,“十一”期间,沼山古村桃乡景区各类演出达43场(次),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日均游客量8000余人次。其中,10月4日接待游客量达到小高峰,达一万余人次。景区综合收入超430万元,其中,《桃花源里》水上漫游演出总场次为18场,演出总观看人数超2100人次,演出收入超24万元。

“我们从9月28日夜开始,到10月5日,住宿一直爆满,后面三天每夜也只空出一两个房间。”位于刘通湾古桥旁的古桥人家农家乐,老板刘加安原来在大冶城区做了10多年的水电安装、消防设施安装等工作。去年年初,趁着景区创建4A景区的契机,回乡投资50余万元,装修改造自家老宅,改成农家乐和民宿。据他介绍,今年以来,依托桃花节、采桃节等活动和春节、清明、“五一”等时间点,农家乐和民宿的收入已经超过20万元。

和刘加安一样,刘通湾还有4户村民也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每家民宿有7至12间标准间,可住宿游客15人以上。

和民宿同样火爆的,还有农家乐。刘通湾的国庆饭庄,是张海银和家人一起经营的一家中等规模农家乐。“十一”期间,国庆饭庄每天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0桌、100余人。

据统计,“十一”期间,沼山古村桃乡景区共有38家农家乐等餐饮场所,饮食消费收入超200万元;7家酒店及民宿等住宿场所,消费收入超100万元。

“景区发展好不好,百姓心里有数。日子有没有奔头,灶台升起的炊烟会说话。”保安镇沼山古村桃乡景区负责人张远兴表示,景区将持续深化“一座会演出的村庄”主题,转变发展思维,擦亮文娱演出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招牌,让这座千年古镇,笑着从文旅产业中“站起来”,铆足劲儿,写好文旅融合、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记者 万经煌 通讯员 胡薇 郭骞)

编辑:熊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