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奔腾,岸绿景美。在长江阳新段45公里的生态廊道上,一场“技防+人防”的立体守护战正持续上演。10日,长江富池段的集中销毁现场传来机械轰鸣,3艘电动打窝船、8个地笼网、236套禁用钓具、8个飞盘被逐一粉碎并无害化处理,这是阳新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以“零容忍”姿态打击非法捕捞的生动注脚,更是45公里岸线生态守护的有力实践。
长江禁捕,贵在坚持,难在长效。该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深谙此道,在45公里长江岸线构建起“技防+人防”的全方位防控体系——空中有无人机巡航巡查,江面有执法船艇穿梭巡查,岸边有执法人员徒步值守,视频监控实现全域覆盖,让非法捕捞、违规垂钓行为无处遁形。而这场秋季护渔专项执法行动,正是该体系高效运转的集中体现。
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启动以来,该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牵头,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海事等多部门组成执法专班,以“水陆空”立体巡查为抓手,打响全链条整治攻坚战。执法人员紧扣长江禁捕核心要求,锚定“打源头、斩链条、端窝点”目标,双线发力破解整治难题:在水域,重点打击多杆多钩、锚鱼等生产性垂钓行为,坚决取缔遥控打窝船、排筏垂钓等违规活动,从源头切断非法捕捞路径;在陆域,全面清理“三无”涉渔船舶,对水产品交易市场、渔具销售店开展不间断排查,构建“水域—陆域”联动监管闭环,让非法捕捞链条无处延伸。
“45公里岸线,每一米都不能失守。”执法人员的话语坚定有力。从技防设备的24小时值守到执法人员的日夜巡查,从单一部门执法到多部门协同作战,从集中销毁违规渔具到全链条源头整治,阳新用“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和“久久为功”的坚守,为长江生态保护注入坚实力量。如今的长江阳新段,江豚偶尔现身,鱼类种群逐步恢复,45公里岸线不仅是一道生态屏障,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记者 吴天韵 通讯员 张丕兴)
编辑:熊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