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构建起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西塞桃花鳜鱼产业链完整闭环 “朝捞夕至”鳜鱼鲜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11-13 20:10]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11日凌晨2点,东楚农产品特色加工产业园内灯火通明。在零下40℃的冷库里,3万斤完成处理的“西塞桃花鳜鱼”等待被装载发往安徽、湖南等地市场。

新鲜的活鱼从大冶湖运抵此处,首先必须通过严格的“入场考核”——活体解剖检测,确保源头品质。随后,按照丁鳜、小鳜、标鳜等7种规格被精准分类,进入22个活鱼暂养池进行净化。紧接着,全自动输送带承载着这些“选手”,依次经过分选、去鳞、去内脏、清洗、包装等自动化加工环节。最快仅需3个小时,一条活鱼便能完成标准化商品的转换。

“一期工程年加工能力超500万斤,预计年均营业收入可达1亿元,利税350万元。”东楚农产品特色加工产业园现场负责人肖谋介绍说,产业园是由黄石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分两期建设,集加工、销售、物流、配送和研学于一体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即将推进的二期工程建设将更侧重于科技研发与产业链深化,为区域农业经济注入更强动力。

作为推动区域特色农业品牌打造的重要载体,今年正式投产运营的大冶湖鳜鱼养殖基地正步入产出阶段。7月份投放的首批13.4万尾鳜鱼鱼苗即将迎来收获期。“本月底,基地的西塞桃花鳜鱼将进行全面打捞。”大冶湖文旅公司副经理徐金林介绍,作为我市重点培育的三大区域特色农产品之一,西塞桃花鳜鱼依托大冶湖优质生态水源,采用生态养殖技术,目前长势良好,预计将迎来首个丰收年。

“从渔业养殖到精深加工,再到品牌销售,西塞桃花鳜鱼产业成功打通三产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发展。”黄石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从玉表示,东楚农产品特色加工产业园全面运营后,通过“基地+农户+产业园”的创新模式,不仅将成熟养殖技术与标准化操作流程推广至周边鳜鱼养殖户,更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销售渠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联农带农作用,成为驱动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强力引擎。

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建立严格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和全程质量追溯体系,从根本上保障了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让“西塞桃花鳜鱼”这一区域农产品品牌得以安全、高效地直通商超门店,真正实现“朝捞夕至”的消费体验。全链条的质量管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增强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记者 罗炜)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