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备受市民期待的香山隧道正式破土动工,也意味着黄荆山迎来第8条穿山通道。
东楚大地上,黄荆山脉自东向西延绵20余公里,阻碍了山北中心城区与山南黄金山工业新区的交流。从1992年贯通“中国第一条农民隧道”黄思湾隧道,到新近开工建设的香山隧道,30余载穿山越岭,黄石人用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让山南山北“无缝”对接,一张“环两湖、跨两山”的全域共兴蓝图,正逐步实现。
黄思湾隧道
中国第一条农民隧道
1984年,黄荆山山南的汪仁镇通过银行贷款和农民集资、捐资、捐物,筹集资金900多万元,开始设计并施工开建黄思湾隧道。当地居民弘扬愚公移山精神,靠爆破和肩扛手搬,历时8年建成了被誉为“中国第一条农民隧道”的黄思湾隧道。
该隧道长1800余米,单孔隧道,双向双车道。全长1726米,净宽10.6米,净高5米,复合式衬砌结构。
2007年,经过升级改造,该隧道成为连接黄石南北的第一条重要通道。
李家坊隧道
打开城市南大门
李家坊隧道是双孔隧道,每孔单向双车道,全长1250米,净宽10米,净高4.5米。
2003年,该隧道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04年建成通车,打开了黄石的南大门,成为连接黄石城区与大冶市的交通主干道。
2009年3月,李家坊隧道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并于当年11月完工。李家坊隧道横穿黄荆山,南接圣明路,止于大广连接线,是城市一级主干道。
谈山隧道
构筑大黄石空间格局
为构筑大黄石空间格局,2009年7月,我市动工建设谈山隧道。该隧道为双孔隧道,每孔单向双车道,全长835米,净宽10.6米,净高5米。
谈山隧道穿越黄荆山,连通黄金山工业新区南北,参照国内一流标准建设,于2010年底贯通,2011年7月1日正式通车,成为黄石与大冶间又一条快速通道,进一步推进黄金山工业新区建设,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月亮山隧道
打通新旧城区
2016年8月31日建成通车的月亮山隧道,起于陈家湾立交桥,横穿黄荆山,连接山北黄石旧城区与山南汪仁片区及大冶、阳新地区,北接线以高架方式上跨武黄铁路后接入湖滨大道,南接线以路堤方式接入汪仁片区。
该隧道为双孔双向四车道,主体左线全长3115米,右线全长3116米。
月亮山隧道双洞总长超过6公里,比黄思湾隧道单洞1.8公里、李家坊隧道双洞2.5公里、谈山隧道双洞1.7公里加起来还要长,进一步打通了新旧城区。
“武九高铁”谈山隧道
黄石迎来高铁时代
“武九高铁”谈山隧道是黄荆山脉第一条高铁隧道。武九高铁又名武九客运专线,是连接武汉与江西九江的高速铁路,也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之一“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九客运专线黄石段于2016年6月26日在阳新县开始铺轨,2017年9月21日,武九高速铁路阳新至庐山段开通,标志着武九高速铁路全线建成通车,黄石迎来高铁时代。在和谐号动车时速250公里的穿行中,黄石进一步融入武汉城市圈。武石城际、武九客专、昌九城铁共同组成了中部地区的首条跨越省际的城际铁路线,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等长江中游城市群迈入“两小时经济圈”。
百花隧道
全国首条有轨电车山岭隧道
2021年5月28日,黄石百花隧道——全国首条有轨电车山岭隧道全线贯通。
百花隧道从胡家湾穿过黄荆山,途经四棵水库,最终于百花路口出,总长度约2588米,分南北两段,基本呈直线型展布,均为单洞双轨隧道。其中,北段隧道总长1742米,南段隧道总长248米,南北两段中间路基总长598米。
百花隧道是为黄石现代有轨电车一号线设计开通的专用隧道,是有轨电车项目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白龙井隧道
沿用至今的人行隧道
此外,黄荆山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隧道贯通南北,它就是山南汪仁镇四连山村村民人工开凿的白龙井隧道。
该隧道建于20世纪90年代,为打通前往黄石主城区的快捷通道,山南四连山村村民集资100多万元,在黄荆山脉月亮山中开辟了一条贯通南北的隧道。
该隧道全长约3公里,洞高不足3米,最宽处约4米。洞壁皆为岩石,南起四连山村柯家湾,北端至中窑湾白龙井。隧道狭窄,路面崎岖,只能供人步行、摩托车与小型农用车通行。当地村民至今仍在使用该隧道,每日通行量百人次以上。(记者 丁欢)
编辑:熊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