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检修时,检修员正在车底作业,而车轮处竟未放置防溜车的三角木——这个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安全隐患,被细心的员工瞿细琴一眼发现。帮助消除风险后,瞿细琴获得公司200元的现金奖励。
类似这样由一线员工主动发现并报告、最终获得奖励的安全隐患消除案例,正在我市交通运输行业不断涌现。这背后,得益于市交通运输局大力推行的一项创新举措——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为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激发企业员工自查自纠的内生动力,市交通运输局制定印发《关于推进建立完善我市交通运输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的通知》,指导并推动全市99家重点运输企业建立和完善该项奖励机制,鼓励员工争当“安全哨兵”,对发现并报告有效隐患的行为给予奖励。
用“小奖励”换来“大安全”成效显著。该制度实施以来,企业累计整改员工内部报告的风险隐患达61例,累计发放奖励3.1万元。这笔看似不大的投入,却极大地激活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企业全员岗位安全责任的落实,提高了隐患排查整治的质量和效率。
据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只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组合拳之一。该局严格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求其每月带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并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每月收集“两客一危”企业的隐患自查表。扎实开展春运春节、汛期暑期两轮次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累计督促企业自查1242家次,排查并整改问题隐患531个。(记者 罗炜)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