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和科技发展格局中,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科技也为民营企业的“两个健康”发展,持续提供着强大助力。
6月26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列出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我市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190亿元估值位列第435位。
这是黄石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壮大企业主体,大力组织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目前全市民营高企总数近900家,占全市高企总数约98%。全市积极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2024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58家、总数达338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8家、总数达249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总数达25家。
为强化企业科技人才支撑,我市举办2024年黄石市“院士专家企业行”暨人才周启动式活动,帮助企业匹配了32名专家人才,签约人才合作项目10个、人才服务合作项目4个;推进实施“高层次人才校企共享计划”,选派22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到17家企业全职工作;开展2024—2025年度黄石市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选派48名专家赴企业担任年度市级企业“科技特派员”。
通过这些人才交流活动,我市三丰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牵手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团队,合作开展移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项目;黄石新兴管业与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就球墨铸铁管壁测量项目合作;华中铜业与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作,就废旧铜物资再生提纯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加大力度打造高能级服务平台。2024年,科技城新签约企业43家、入驻29家。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建有4家院士工作站、69家专家工作站,涉及高端装备、新材料、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链,建站数量和建站质量居全省前列。这些院士专家工作站已累计为建站企业攻克技术难题258项,联合申请发明专利160项,联合发表论文及著作98篇,项目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4.5亿元。全市新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5家、商标品牌指导站9家。
为切实推进金融赋能企业发展,我市在科技担保上下足功夫,市国投集团成立科技担保事业部,先后推出科研贷、人才贷、瞪羚贷、专精特新贷、科技贷等专项产品,通过准入加分机制,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增加额度或降低反担保措施。自今年我市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工作启动以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服务力度,截至6月底,全市500余家科技型企业获超75亿元授信。
“没想到知识价值也能变现,这笔贷款不仅解决了公司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更让我们有底气实现百万级蛋鸡智慧养殖规模。”在企业收到由中国银行黄石分行发放的“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资金250万元后,湖北枫林东坡山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会胜高兴地说。
科技创新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在科技人才引育、建好科创平台、创新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相关举措,切实促进“两个健康”工作走深走实。(记者 王璐)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