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厢到市集地摊——黄石餐饮业的“烟火突围”

来源:[东楚晚报] 日期:[2025-07-16 10:08]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居然之家的烟火气

当商务宴请的包厢不再座无虚席,当家庭消费渐成餐厅主流,黄石餐饮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向。从大酒楼放下“身段”摆起便民小摊,到老字号餐厅开办“特色市集”,再到夜市烟火气里升腾的消费活力——这场始于生存压力的转型,不仅打破了行业内卷的困局,更让餐饮回归民生本质,成为承载家庭温情、社区活力与城市记忆的“烟火舞台”。

当餐桌与生活场景深度交融,黄石餐饮商家正用创新重构消费逻辑,在民生需求的沃土上,打响了一场漂亮的“突围战”。

扫码看视频

寻找商业新蓝海:把餐厅变成“家庭会客厅”

7日中午,记者踏入绿植环绕的慢山花园餐厅:门口飞行棋棋盘旁,几个孩子正争执着游戏规则;双层宠物笼里,布偶猫慵懒地舔着爪子。“这是专为带娃家庭和宠物主人设计的空间。”店长江凤仪介绍。

“老人过生日、闺蜜小聚都选这儿,下班不想做饭时全家来撸串也很惬意。”贴心服务与包容环境,让大批本地家庭“钱袋子”的掌管者——“宝妈”成了常客。开业两周内,像宝妈这样的家庭客群已成为主力。

餐厅的空间设计暗藏巧思:灵活的玻璃屏风开合间,大厅能秒变百人宴会厅;女士专属生日宴包厢缀满绢花与星灯,寿宴厅高悬红色贺寿幛幅;方桌适配三口之家,圆桌则满足朋友聚餐,兼顾实用与精致。

扫码打开电子菜单,传统中餐与创新菜式的混搭更令人眼前一亮:既有长辈偏爱的黑金红烧肉、烤鸭,也有儿童必点的爆浆榴莲披萨,女性青睐的健康轻食沙拉,还有夜宵爆款凤梨烤牛肉串。

“黄石人骨子里认中餐,但必须用创新留住年轻人。”餐厅创始人张细林坦言。这位“老邻居”品牌创始人走访七座城市后,为餐厅来了场彻头彻尾的改革。重新开业后,前几周周末客流量以及顾客返店率持续攀升。

“开业至今生日宴订单接到手软,小朋友生日会、女孩子们的生日仪式感打卡,中老年人的生日家庭聚餐我们都会安排不同主题的包房。”店长江凤仪介绍。

张细林的手机相册里,藏着顾客留下的幸福瞬间:素不相识的两家人“拼包厢”为孩子庆生;儿童游戏区里跨家庭的孩子组队下棋;企业聚餐现场,高管即兴跳起蒙古舞。

“现代人不是不爱社交,而是需要释放情绪的场域。”张细林指着热闹的大厅感慨。

老字号餐厅办市集:解锁食客文化新场景

竹影摇曳的庭院里,手作人飞针走线缝制拼布包,空气里交织着米酒香与扎染蓝靛的气息。

今年母亲节,由老字号餐饮楚乡厨艺升级而来的四季别院餐厅,围绕“新中式”的场景优势,打造首届母亲节主题市集,吸引超2000人次参与,销售额飙升,成为传统品牌“破圈”的成功实验。

“我们不仅升级空间,更在重构消费场景。”店长白娅芬介绍,楚乡厨艺土菜馆曾以“山野之味”闻名,去年夏天完成店面升级与品牌蝶变。

重新开业后,首场市集精选6家分店的30余种传统小吃,现包肉粽的烟火气与扎染手作的“文艺范”相映成趣,让“老味道”重新俘获年轻食客。

转型背后是消费逻辑的转变:数据显示,升级后的四季别院周末客流提升40%,25-35岁群体占比超六成。

“要让老字号成为城市记忆的容器。”市集策划人程晓萍坦言,本地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融合,正是品牌焕新的关键。

市集开办当天,10个特色小吃摊和7个手作摊位排在餐厅入口:非遗传承人现场教老人做拼布包;特色小吃摊前,子女开车半小时为母亲买回记忆中的米酒酿;“时光留影墙”前,78岁的张奶奶在全家福里留下最美笑脸。

“消费升级本质是情感需求的升级。”业内人士指出,四季别院通过场景再造,将传统文化从家庭私域引入公共空间。统计显示,参与家庭中三代同游占比高达五成,市集开办期间桌餐预订量较同期翻番。

“传统市集卖的是商品,我们经营的是交互和情感。”程晓萍坚信,用美食动线串联经典菜品陈列,更能让年轻人感知城市的老味道。

大酒店的“地摊实验”:消除市民心中“消费门槛”

四季别院主题市集的成功,让与楚乡厨艺同品牌的老店也放下“身段”,将实惠的餐桌美食捧到市民眼前。

每天下午3点,楚乡厨艺大智路店门口的便民美食摊已飘出诱人卤香。服务员身着品牌文化衫吆喝着,摊前售卖的正是酒店新鲜出炉的招牌卤味和圆子,店长陈永红则举起手机直播,镜头对准最热闹的摊位。

“下班顺路拎点包子回家,配稀饭、炒青菜,太方便了。”买到最后两个手工包子的王立伟难掩欣喜之情。

“明天还有吗?”“就在我家楼下,明天我早点来。”出摊第一天,短短几小时摊前的菜品便售罄,直播间的询问更是接连不断。

傍晚,店长安慰没“抢”到菜的居民,承诺次日准时出摊,并会多备些“爆品”。截至目前,该店外摆菜品高峰期单日销售量可达1.8万元。

“面对市场行情下滑与消费习惯变迁,楚乡厨艺放下‘身段’,以更亲民的价格和灵活姿态触达消费者,目前不少餐厅和酒店都在学习借鉴这种模式。”市烹饪酒店行业协会秘书长向斯青评价道。

回归市场重燃烟火:激活夜经济消费潜能

华灯初上,琳琅商品与各式摊位有序铺开,夜经济的烟火气升腾而起,撬动着黄石夏日消费新潜能。近年来,居民街区的美食业态持续升级,更多食客心甘情愿为这份烟火气买单。

自去年夏天起,随着熊二烧烤、蚝享你烧烤等人气夜宵店入驻,居然之家夜市逐步兴旺。从管控出店经营到鼓励规范外摆,在政策扶持下,夜市热度从年头延续至年尾,成了城市夜生活的新地标。

“天气凉快时,顾客更爱露天就餐,最高峰时店外能摆27张桌子。”摊主石文俊介绍,如今门店常营业至凌晨3点,翻台率随夜市热度一同攀升。

“人气旺了,环境卫生更不能掉队。”团城山街道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城管部门秉持“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原则,通过制定外摆规范、定时保洁等细则,既保活力,又守好环境整洁与秩序底线。

“这片区域聚集了百事威、悦隽大都会等大型社区,人口密集且年轻人多。夜市点亮后,街区居民夜间散步人数明显增加,大家都爱往这儿扎。”据杭州西路社区书记马赞的观察,夜经济的繁荣对社区活力也有一定带动。

餐饮业的转型,正悄然重塑城市消费生态。2024年至今,黄石已有近10家餐厅启动了场景改造,从单一餐饮向多元化综合体验餐饮升级。来自市烹饪酒店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家庭聚餐消费客流量反超商务宴请消费30%,这场始于生存压力的转型,也让城市烟火气更具层次感与生命力。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夜市经济繁荣到中高端餐饮转型,我们看到的是城市消费活力的多元释放。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既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鼓励市场探索符合消费需求的新模式,又联合属地政府以精细化管理守住民生底线,用优质供给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驰而不息加快打造鄂东消费中心。下一步,我们将在完善夜间配套、培育特色场景、优化消费环境、发展首店首发经济等方面精准发力,让市场主体更有活力,城市消费更有温度,真正实现烟火气与高质量的共生共荣。”(记者 胡靖 通讯员 陈远/文)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