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抵不过黄石港区城市更新热火朝天的势头。连日来,该区多个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正在火热改造中,为全区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
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黄石港区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他们认为:“作为中心城区,必须全面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在城市建设中发挥领头作用。”
黄石港区决定以城市更新为突破口,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更新是该区近年来的大手笔,也是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为此,该区积极探索“全面覆盖、全域联动、数智融合、系统链接”的嵌入式城市体检工作格局,全面查找群众“急难愁盼”和“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将体检发现的问题,以及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作为城市更新重点。
通过编制《黄石港区城市更新规划设计》,划定十大更新功能片区,11处更新单元,围绕街区、园区和商圈等,以“改造一个街区、带动一个片区、激活一个商圈”为路径,同步提档胜阳港商圈,研究策划以花湖大道、沿江大道为轴线及沿线相关片区进行更新改造,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要突出民生主题。”黄石港区委、区政府形成了共识。他们围绕临空产业带,不断完善周边路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已完成延安路改扩建、花湖大道拓宽改造、花径路等5条主次干道提升,以及花湖大道延伸段、湖滨大道延伸段、朝阳路延伸段、钢材市场路、英才巷等8条断头路建设。配合大众山青山湾建设法院微循环路、大众山上山路,法院微循环路现已通车。
几年来,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共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7个、惠及居民6.5万户,基本完成全区老旧小区改造五年规划工作目标。目前,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09部,惠及居民1万余户;黄石大道772号楼加装全市第一部“座椅电梯”和“一键报警器”,突破了部分老旧房屋无法加装电梯、老人上楼难的瓶颈。
同时,聚焦功能提质,以街道、社区为基本单元,以打造城市“15分钟生活圈”为抓手,有序推进完整社区、现代社区试点工作。聚焦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全区33个社区,按完整社区单元划定,已有天虹、天方、亚光等13个完整社区达标,完整社区建设覆盖率达到40%。天虹社区被列为全省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黄石港区还不断升级改造公共空间,进一步满足居民对健身、娱乐、休闲场地的需求,近年完成青山湖公园、大众山公园、打鼓墩公园3个城市公园;天虹、长航二、新公汽等12个口袋公园建设,提档升级群众活动场地6.5万平方米,覆盖周边群众近20万人;青山湖公园升级改造完成后,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该区还把城市更新与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聚焦产业提档。按照“改造一个街区、激活一个商圈、提升一个业态”的总体思路,先后对黄冈路、武汉路、黄石大道等9条街区实施综合提升改造。武汉路商业街改造完成后“一铺难求”,成为全省城市更新产城融合样板;黄冈路、交通路开街后,举办年货节、狂欢节等活动,经济效益显增,实现街区客流量与销售额双增长;胜阳港商圈逐渐恢复往日的繁荣;大众山·青山湾今年“五一”正式开园以来,累计游览人数达到60余万人次,成为我市全新“城市旅游目的地”。
据介绍,自2022年至今,该区累计改造污水管网86公里,修缮房屋外立面30万平方米,改造小区停车位3000个,不断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以高质量的城市更新推动加快建成临空高端商务区。
“内涵式”发展之路没有休止符。未来,黄石港区将以“城市品质提升年”为抓手,着力补齐短板、美化环境、优化功能,高标准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城市空间。(记者 吴高斌 通讯员 冷文 李佳宾)
编辑 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