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商回乡热潮中,越来越多从黄石走出的优秀企业家,带着对家乡的深情与发展的远见,回到这片沃土。他们不仅带回先进技术与优质项目,更用实干为家乡经济转型注入新活力。西有产业集团董事长石锦,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带领团队打造互联网产业集群,为黄石新经济发展书写生动篇章。
携经验归故乡 发展数字经济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简单的企业集聚,而是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字经济生态。”石锦对产业园区的定位有着清晰认知。
作为黄石楚商回乡创业的标杆项目,湖北西有新经济产业园自2020年落地以来,成果显著。截至目前,已累计引进电商、直播、跨境贸易等领域企业百余家,培育就业人才超3000人,为黄石互联网和新经济领域输送了专业力量。
“今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给产业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石锦说,总书记强调民营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让他更加坚定了在新经济领域深耕的决心。他坦言,黄石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底蕴深厚,但急需通过新经济模式激活转型动能。而产业园引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既能为地方培养急需的互联网人才,也能为传统产业嫁接新技术搭建平台。
谈及回乡创业的初衷,石锦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在杭州打拼十几年的他,亲身感受过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深刻认识到数字经济的爆发力与影响力。
“回乡创业,50%是情怀,50%是机遇。”他分析,黄石地处长江中游经济带,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优势明显,再加上政府部门在房租减免、税收优惠、人才招聘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为互联网企业成长提供了理想环境。
建好人才生态 绘制发展蓝图
近年来,产业园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企业数量的增长上,更在于构建了“引才、育才、用才”的完整生态。建成至今,园区企业已带动本地超3000人就业,其中35%的从业者通过积累技能实现了自主创业。有销售员在园区企业系统学习后,创办了30人规模的互联网公司;也有本土电商企业借助园区直播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销售额实现数倍增长。
在产业园建设过程中,黄石市委、市政府的高效服务让石锦印象深刻。“从项目审批到政策兑现,政府部门主动靠前服务,还建立了常态化沟通机制。”他介绍,相关部门会定期组织企业座谈会,倾听发展诉求,在楚商回乡创业的政策解读、资金扶持、项目审批、产业引导等方面提供针对性支持,有效降低了创业门槛与风险。
站在新起点,产业园有着清晰的规划。未来两年,计划实现面积扩容200%,建设智慧物流、数字贸易等特色园区,并开发园区管理系统提升服务效能。同时,还将通过设立公益基金、推广绿色建筑等举措履行社会责任,搭建楚商回归合作平台,助力更多游子返乡兴业。“我们希望把黄石的产业基础与新经济活力结合起来,打造长江中游新经济生态标杆,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石锦说。
落子高端项目 圆楚商归巢梦
今年8月28日,位于广州路的楚商国际中心正式开工。作为西有产业集团响应黄石“楚商归巢”战略的核心项目,这里未来将建成黄石首座5A甲级写字楼,不仅能填补黄石高端商务载体的空白,更将为提升城市能级注入新动能。
楚商国际中心的定位十分明确:打造灵活适配多元行业的高端办公空间,规划涵盖精致餐饮、高端休闲、高效商务服务等业态的品质商业街区,构建“高效办公+品质生活”的无缝闭环。该项目瞄准楚商精英“归巢”需求,致力于成为楚商回归战略总部基地,助力形成高价值企业协同生态圈。
石锦说:“自2020年响应黄石市政府‘楚商归巢’号召回到家乡,西有产业集团始终把‘与城市同频、为家乡赋能’放在心里、做在实处。打造黄石首座5A甲级写字楼,就是要为‘想回家做点事’的楚商搭好‘回家的台子’。”
在石锦看来,未来的楚商国际中心,不只是一栋写字楼,更是楚商精英的“战略总部基地”,“楚商归巢”的“引力场”。“希望能吸引更多楚商带着技术、资本、人才回到黄石,一起形成高价值的企业协同生态圈。”
该项目建成后,将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有力提升区域商业能级,填补高端商业空白;吸引更多优质品牌与企业入驻;以现代化楼宇和完善配套提升城市形象;加速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汇聚,为产业发展注入持续活力。
从西子湖畔到磁湖之滨,湖北西有新经济产业园的发展,既是黄石楚商精神的时代传承,也是黄石民营经济破茧成蝶的生动缩影。对于未来,石锦也有自己的期待:“希望市委、市政府能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政策力度,比如提供更多人才补贴和奖励;在产业引导上给予更多支持,帮助楚商对接更多资源。”
同时,他也给回乡创业者提了建议:“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黄石的产业优势和市场需求,结合自身优势找准项目定位。”湖北西有新经济产业园也会继续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提供项目对接、资源共享等服务,吸引更多楚商回黄石投资兴业。
(记者 陈弘毅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