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则达 畅则兴 黄石密织路网筑牢发展“硬支撑”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10-29 09:18]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深秋时节,大冶市保安镇沼山村的万亩桃林已褪去绿装,9公里长的环形旅游公路蜿蜒山间,像一条灰黑色的缎带,将散落的民居、果园和景点串珠成链。刘传艳站在自家合作社门前,看着不时驶过的旅游大巴感慨道:“路一通,百业活。村里的狗血桃再也不愁运不出去,现在游客开车到田边,一年光桃子就能卖两三千万!”这个从土路到石子路,再到水泥路、柏油路的蜕变,正是黄石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巨变的生动缩影。

路网升级 筑牢发展底盘

面对“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叠加的历史性机遇,我市交通公路部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将交通基础设施的短板补齐、长板拉长。截至2024年,一组数据勾勒出这场变革的宏阔图景:全市在册公路总里程已达8690公里,公路网密度攀升至189.6公里/百平方公里,愈织愈密的公路网络,为黄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铸就了坚实的底盘。

驱车行驶在黄石境内的国省干线上,平整顺畅的路面、清晰规范的标识、安全完善的设施,给过往司乘人员带来“如行画中”的体验。这背后是路网结构与质量的显著跃升:普通国省道里程增至868.9公里,干线网格局由“六纵六横三环”升级为“七纵七横三环”,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比例高达95%,较“十三五”末期增长了8%。更值得一提的是,国省干线路面性能指数PQI达90.8,使黄石成为全省唯一整体达优的市州,并实现了连续四年增长。普通国省道与农村公路技术状况优良路率分别稳定在93.71%和87.61% ,均超出“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人民群众的出行正从容地由“走得了”向“走得好”跨越。

区域协同 开辟共赢坦途

S203河口至新港园区段,这个曾经连接黄石新港的“末梢神经”,通过系统的病害处理、绿化美化和安防升级,已蜕变为一条高效畅通的集疏运通道。该段贯通后日均车流量达8000辆,重载货车占50%以上,为黄石打造长江中游区域性枢纽港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区域协同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交通扮演着“先行官”的关键角色。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计划建设科负责人卢晟介绍,为加速“融圈进群”,黄石全力推动“三横三纵”快速路网系统建设。目前,11个子项目中已有5个品质工程圆满收官,其余6个重要节点工程也已全面开工。一条条“融圈之路”正加速打通区域协同发展的“任督二脉”,为要素流动、产业协作开辟出坦途。

“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

纵横交错的主干道撑起了发展的骨架,而深入田间地头的“四好农村路”则激活了乡村的毛细血管。如今,全市7488公里的农村公路如同细腻的神经网络,将748个建制村紧密串联,实现了100%通客车的目标。

“十四五”以来,通过持续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我市建设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333.9公里,全市乡镇间“双通道”覆盖率已达100%,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主路“双车道”通达率提升至83%,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了“组组通”硬化路。这些不断延伸的美丽农村路,不仅是风景线,更是通往乡村振兴的幸福路。(记者 罗炜 通讯员 张珏明)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