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技能人才“唯证书论”怪圈 大冶模具钢行业实行双方协商定薪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11-12 09:06]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干了20年锻造,终于不用因为没证书被当成普通工人了。”11日,在大冶市灵乡镇灵成工业园模具钢行业集体协商会上,看着达成一致的技能人才界定标准,大冶福成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吴贵明难掩激动之情。

据悉,这场模具钢行业集体协商,让园区23家企业职工和企业达成协商定薪共识,破解了行业人才评价、薪资待遇、工资增长三大难题。

“有些老工人凭手感就能判断钢水温度,产品合格率比持证工还高,却不算技能人才。”协商一开始,职工方就抛出了行业痛点。模具钢生产涵盖冶炼、锻造、加工等多个环节,此前企业要么只看证书,要么各自定标准,导致技能评价混乱。

经过职工方和行政方的反复探讨,最终确定技能人才要从“理论知识、实操能力、从业经验、安全操作能力”四个维度来界定,并特别明确,10年以上相关岗位实操经验、近3年产品合格率不低于98%的老工人,可视同技术工人。同时,高危岗位职工还得通过应急演练,3分钟内启动应急流程、关键步骤零失误才能通过认定。

“既不否定证书的基础作用,又重视实际能力,这样才公平。”湖北志联模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行政副总经理雷吉表示,行业还将组建由职工代表、企业代表和技术专家组成的标准制定小组,每2年根据技术升级更新一次标准,让技能评价跟上行业发展。

经过多轮协商,双方最终确定了分级薪资标准:成品岗首席技师月最低工资达13000元;冶炼岗初级工4200元;普工最低工资2500元,但实际收入不得低于3200元,差额由行业互助基金补贴。同时,针对电弧炉工、浇钢工等高危工种,还增设了每月500元的岗位补贴,模具维修工、质量检测工每月补贴400元。

“干高危活、技术活能多拿钱,干活更有劲头了。”武汉重冶大冶分公司工会主席付六合满意地说。

集体协商会还建立了盈利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让职工的工资增长有盼头。

“企业赚钱了,职工也该分红利。”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净利润率超10%的企业,工资总额增长5.5%—6.5%;净利润率5%—10%的,工资总额增长5%—6%;微利企业也得增长3.5%—5%。

同时,工资增长还向技能高、绩效好的职工倾斜,高级工、技师的增长比例比普通职工高1%—2%,年度优秀职工还能额外多涨0.5%。

“不仅能跟着企业赚钱,提升技能还能多涨工资。”作为青年职工代表,湖北永舟新材料有限公司采购部部长梅国军特别认可这个机制。“还有晋升补贴,年轻人好好干就会有奔头。”梅国军说。

据了解,此次协商结果将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公示,企业将组织职工学习解读。同时,大冶市人社局、总工会等部门将全程监督落实,努力让技能人才有地位、有待遇、利成长,让企业生产能稳定、可持续发展,共同实现行业共赢。(记者 殷珂 通讯员 张雅倩 彭婷玉)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