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随着最后一段巨型钢桁梁精准吊装到位,燕矶长江大桥顺利合龙,万里长江再添一道“飞虹”。大桥建成后,黄冈、鄂州、黄石三市将实现半小时互联直达,不仅极大缩短武汉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提升区域交通效率,更让黄石深度融入武汉都市圈高效交通网络,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燕矶长江大桥横跨鄂州、黄冈两地,采用一跨过江设计,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径的四主缆悬索桥。该项目全长约26千米,主跨达1860米,上层为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下层为四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将承担跨区域快速通行与城市通勤双重功能。
建设过程中,这个“超级工程”面临多重挑战:上方受花湖机场航空限高制约,下方需满足长江通航要求,主塔高度仅184米,垂跨比更是达到千米级悬索桥中前所未有的1:15。为破解这一结构难题,建设团队采用世界首创的不同垂度四主缆双层悬索桥结构体系——同侧主缆的高度、长度、垂度均不相同,既有效分散荷载、提升桥梁稳定性,又优化了索鞍及主缆规模,让主缆受力更合理,成功推动工程落地。
此外,大桥所在江面宽阔、水文条件复杂,加之四主缆钢桁梁的吊装精度要求更为严苛。为确保合龙顺利,建设团队对合龙口的标高、里程和轴线开展不间断监控测量,精准测算温度、风力等环境因素对钢梁形变的影响,最终实现钢桁梁以毫米级精度平稳嵌入预定位置,促成大桥南北两岸顺利“牵手”。
此次燕矶长江大桥的合龙,不仅标志着不同垂度四主缆这一世界级技术难题被攻克,更为今后同类型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技术范本,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大跨度桥梁建设的技术体系。
作为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燕矶长江大桥建成后将为鄂东地区打造“公铁水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关键支撑,并进一步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网和过江通道布局,有效缓解现有过江通道压力、提升区域交通承载能力。同时,作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配套工程,该大桥将强化黄冈、鄂州、黄石三市的跨江联动开发,推动临空经济区发展、引导航空都市区形成,助力黄石在武汉都市圈发展中提速奋进。(记者 马南山 通讯员 陈欣雨 周鑫 陆落义)
编辑:熊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