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创新变革中,上半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3.93万人—— 创业门更宽 就业路更阔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7-03 08:03]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时下,魏阳民忙着做好茶树夏季管护,为夏秋茶及明年的稳产打好基础。

在贵州打拼9年后,魏阳民选择回到家乡大冶市殷祖镇,创办起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荒坡地种起苗圃与茶叶。

黄石就业部门给予的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解了魏阳民的燃眉之急,还有优化办理流程、专家上门指导等贴心服务,更加坚定了魏阳民的创业信心。

这是我市人社部门全面提高创业担保贷款的辐射效应,落实返乡精准对接、开展多元化创业培训服务,创新宣传对接服务,“贷”动创业活力,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市已为2116名像魏阳民一样的返乡创业者,累计发放3.86亿元创业担保贷款。

创新服务推动创业

为服务返乡人员“好创业、创好业”,我市人社部门广泛征集推介返乡创业项目60个,编制发布“创业云地图”,组织就业“好阿姨”精准对接收集创业意愿7万余人次,初步建成返乡创业信息库,利用“一湖三链”平台“点对点”发送短信15万余条。同时,组建创业导师团队,提供“陪跑式”创业指导服务。大力开展“电商+创业”培训,已为3638人提供定制培训服务。推行“劳务品牌+创业”模式,依托“阳新鞋匠”新增鞋服市场主体167家。

开通返乡创业“1300”绿色通道,创新“文旅+创业”服务模式,利用春节、“五一”等节假日深入全市景区、50多个乡镇、200多个村组,为返乡人员送政策、送项目、送服务。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恳谈会,“面对面”提供创业服务8.19万人次。

一方面,大力推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另一方面,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强化岗位对接,创新打造“智汇黄石行”和“创在星期二”两大服务品牌,帮助高校毕业生留黄就业创业。

目前,累计征集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3.3万个,以“百县进百校”“智汇黄石高校行”等专项活动为抓手,举办57场校园招聘会,服务毕业生8.8万人次,促成就业意向签约5421人。

“三大行动”助企用工

为帮助重点企业“好用工”,稳步实施“三大行动”。

在产业带动就业倍增行动中,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链和新兴产业新挖掘就业岗位5.5万个。

在立体化用工帮扶行动中,线下设立“返乡就业创业”服务站,开通“就业帮大篷车”,多渠道发放招工宣传2万余份;线上推广“就业帮”小程序,广泛征集“妈妈岗”,为3441家企业、4.33万名求职者提供在线“人岗匹配”服务,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各类招聘活动304场,提供就业岗位14.6万个,服务重点企业招工3.74万人。

在援企稳岗促就业行动中,积极落实失业保险费降费率、就业补贴等一揽子稳就业政策,推行沉浸式、定制式和细分式招聘服务,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支持职工稳定就业。今年以来,精准兑现各类就业创业、招工用工政策资金1.32亿元。

“四个平台”帮扶就业

为助力重点群体“好就业”,科学用好“四个平台”。

聚焦灵活就业群体,科学布局54家“零工驿站”,采集发布雇主零工信息2.9万条,助力灵活就业人员就近就业。

发挥“一湖三链”平台“政策找人”功能作用,利用大数据比对、智能匹配等方式兑现帮扶政策、落实精准服务。截至目前,全市通过“一湖三链”平台累计实现政策智配5.7万人次,培训智配3.18万人次。

扩大就业创业培训平台,紧跟市场紧缺和热门工种,开展网络营销师、网络(直播)创业培训、电工等就业创业培训9197人。结合特色劳务品牌,开展阳新补贴、小红绣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培训1000余人,促进特色产业吸纳就业。

打造“零距离”帮扶平台,大力开展就业维权服务“零距离、帮到家、办实事”等活动,在社区、园区开展“小招聘”“小培训”“小宣讲”“小路演”“技能小展示”等活动,为就业困难群体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

“小而精”的招聘会,“家门口”的就业培训,空调房里的“零工市场”……一系列创新变革,正为黄石高质量充分就业注入新活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3.93万人。(记者 丁欢)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