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省发改委分解2025年第三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文件下达,我市今年累计成功申报以工代赈项目9个,获批中央资金3370万元,同比增长140.7%,创历史最好水平。大冶市首次获批该专项资金支持。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抢抓以工代赈专项加力扩围的契机,主动作为、克难奋进,资金争取获得明显成效。精准谋划储备项目,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领域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投向,认真落实“实施一批、前期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要求,指导各地从需求出发、抓早抓实项目谋划,做深做细项目前期,编制好项目可研报告,着力提高项目质量。
市发改委坚持每周“至少一跑”,加强与省发改委对接汇报,密切掌握最新政策动向,敏锐捕捉国家政策适度扩面的可能性,成功将大冶纳入以工代赈申报范围,并根据政策调整及时修改可研报告,大冶最终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800万元。
如何让项目尽快尽早发挥作用?市发改委精心做好服务保障。密切“横向协同”,会同财政部门推动已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加强上下联动,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全力推进项目按期建设,尽早发挥“赈”的作用。预计今年可吸纳带动800余名困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将发放劳务报酬超过1400万元,有效促进困难群众就业增收。
目前,市发改委正立足当前就业形势,积极主动作为,督导已下达投资的以工代赈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抓实抓牢重点群体务工组织和劳务报酬发放等关键环节,同步做好项目常态化滚动式储备,推动以工代赈切实发挥稳就业、促增收的逆周期调节作用。(记者 肖琼)
编辑:徐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