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劳动力跨省务工 依托在外商会 让流动党员“归队”发光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7-16 10:21]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以前,我们像断了线的风筝;现在有了商会党校,学习不断线。”近日,在浙江温州务工的阳新籍党员孔维君参加“云端党课”学习后感慨道。

阳新县每年有超过30万劳动力跨省务工,其中流动党员有5000余名。在温州,448名阳新籍流动党员活跃在各行各业。

面对流动党员“底数难、管理难、教育难、服务难”等问题,阳新县依托在外商会,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服务、关爱”常态化机制,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家不离学、离乡不离党”。

健全组织体系

让流动党员“有家可依”

2017年11月,依托温州市湖北商会阳新分会,成立了首个党支部,阳新在温流动党员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为更好发挥在外商会党组织凝聚带动作用,2023年6月,经阳新县委两新工委批准,党支部升格为温州市鹿城区阳新商会党委。目前商会党委有党员32人,预备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

阳新县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制度,摸清流出党员的基本情况,建立信息台账并实时更新,有效破解了流动党员“底数难、管理难”的问题。

加强思想教育

给流动党员“充电补钙”

2023年7月,黄石市首家“异地商会党校”——中共温州市湖北商会阳新分会委员会党校正式挂牌成立。

依托党校,商会党委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将革命旧址和党员企业作为现场教学点,每半年组织一次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活动,邀请高校教授、机关干部进行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专题辅导,实现了在温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

阳新县开设“云端课堂”,通过线上平台定期推送理论学习资料;对于没有及时参加学习的流动党员,安排学习委员单独联系,督促其及时补课,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开展2批次168人培训。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柯昌平表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织密了流动党员教育网络。

发挥引领作用

让流动党员“有为有位”

阳新县注重引导流动党员发挥自身优势,鼓励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争当“流动先锋”,积极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积极搭建平台,引导流动党员用实际行动反哺家乡、贡献力量。

为强化与流动党员的联络对接,阳新县以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全覆盖发送流动党员慰问信,定期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同时宣传家乡的发展变化和优惠政策,激发他们回乡创业、助力家乡发展的热情。“作为党员,我们不仅要自己发展好,更要带动家乡发展。”在温州创办企业的流动党员陈洪海说。

据统计,近年来已有159名流动党员回乡担任村“两委”干部,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活力;100余名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带动千余名农民工就业。柯亨荐、曹忠生等流动党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荆楚楷模”等荣誉。

完善服务机制

让流动党员“安心暖心”

为了让流动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温暖,阳新县探索建立“法援+工会+法院+卫健”等多方联动齐抓共管机制,为流动党员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每次遇到困难,党组织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让我们备感温暖。”在温州务工的流动党员汪承炎说。

同时,阳新县常态化对接落实人才申报、招工用工等相关政策,为流动党员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环境。通过经常性开展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活动,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困难和需求,为他们排忧解难。(记者 贺介飞 通讯员 王晓吾 明飞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