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阳新县荆头山农场北沙湖,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阳新湖园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平站在田埂上,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收割机正在收割的是香稻中的“酵素米”。“去年合作社种了800亩,平均亩产超过1000斤稻谷。县农发公司保底价收购,比其他品种价格高些,我们农户收益有了保障。有了去年的尝试,今年更有底气,种了1360亩。”陈平说。
今年春季雨水充沛,北沙湖的“酵素米”喜迎丰收。陈平算了一笔账,相比去年,每亩增收50多斤稻谷,1360亩可增收六七万斤。
为何“酵素米”能获得平台公司的青睐?
这要从这一品种的特质说起。“种植过程不打一滴农药,施的肥料是菜籽饼,属于有机肥。打的酵素其实就是大蒜水,杀菌消毒。长出来的稻米又细又长,煮熟会有自然的清香。‘酵素米’的种植要求高、成本高、营养价值高,自然受市场欢迎。”陈平一口气道出“酵素米”吃香的秘诀。
在商超里,阳新“酵素米”零售价10元一斤,依然受到消费者欢迎。
目前“酵素米”在阳新的种植规模不大,市场供不应求。“什么样的气候、土壤适合什么样的稻谷品种,土地是最诚实的。有了订单农业托底,农户增收致富不是一句空话。”作为阳新知名的种粮大户,陈平计划在掌握“酵素米”生长规律后,适当增加种植面积,以求获得更丰厚回报。(记者 贺介飞 通讯员 梁浩 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