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岂能靠离谱博流量

来源:[经济日报] 日期:[2025-07-04 10:04]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当“霸道总裁爱上我”“重生逆袭暴富”等桥段在微短剧中高频复现时,“剧情离谱”已成为不少人眼中微短剧的醒目标签,“脱离现实”“抽象低俗”“价值观扭曲”成为微短剧的主要槽点。一些微短剧越拍越离谱,反映出行业成长过程中的乱象。

近年来,微短剧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超过500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微短剧凭借单集2分钟至5分钟的轻量化形态、短拍摄周期的工业化生产,创造了市场瞩目的增长速度,也吸引资本加速涌入,相关企业注册量已超过2万家。然而,微短剧的速生模式也带来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制作方为了在短时间内留住观众,刻意强化戏剧冲突,将“反转密度”置于叙事逻辑之上,设置大量“离谱剧情”,调动人们的猎奇心理,以刺激性话题留住观众、引发讨论,以提升视频完播率。

由于评价机制较为单一,唯流量论迎合资本的逐利属性,市场反馈形成了扭曲的创作指挥棒。当成本几十万元的“狗血”短剧能收获千万元分账时,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业生态不利于生产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剧本应该反映现实,拍摄制作也应有艺术追求,但在一些投资人眼中却等同于“不会制造爆点”。

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也不能很好地做到正向筛选,以“点击量”“评论数”“完播率”为主要指标的算法不能准确衡量微短剧的艺术水平和审美层次,不仅难以筛选“离谱短剧”,反而更易形成“越离谱越推荐”的恶性循环。在争夺流量的时代,一些平台和创作者认为只要能吸引流量,就能获得商业成功,这种反向选择使得“离谱短剧”在流量驱动下广泛传播。

虽然微短剧剧集不长,但其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能够在短时间内引发大量关注和讨论。如果微短剧充斥着离谱剧情和雷人价值观,那么负面内容的传播也易产生乘数效应。对受众而言,长期接触这类低质量作品,可能会逐渐降低审美要求,甚至对离谱剧情产生麻木和接受的态度。对行业而言,急功近利的创作导向不利于微短剧行业可持续发展,一味追求短期利益会让微短剧沦为快消品和残次品,难以生产经得住时间检验的精品。

文化产品有其特殊性,承载着传播文化、引导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微短剧也不例外。微短剧创作者们应有更高的艺术追求,不能在流量狂欢中迷失自我。当创作者以精良制作展现艺术水平的高标准,通过微短剧呈现人性光辉、社会温暖和时代进步时,这个新兴的艺术形态才能真正赢得尊重。(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