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定班规:让规则照进尊重

来源:[东楚网] 日期:[2025-09-11 16:05]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不要议论他人的外表和身材”“拒绝开黄腔、不造谣”……在广东一所中学的初一班级里,几十张匿名的纸条记录下了孩子们最真实的期待。“00后”班主任杨献(化名)用一场特别的“班规共创”活动,意外走红网络。“学生的视角跟老师不同,我想听见他们对于班规的真实声音。”杨献说。(9月11日《三湘都市报》)

一张匿名纸条,写下“不妄议他人外表”的期待;一场班规共创,让“拒绝开黄腔”成为共同承诺。班主任杨献发起的“学生自定班规”活动,满是童真却饱含尊重,不仅赢得网友点赞,更撕开了教育的重要命题——真正的规则,从来不是教师的“单向灌输”,而是倾听学生心声后的“双向奔赴”。

学生自定的班规,藏着成年人容易忽略的细腻与善意。当孩子们写下“不搞小团体”“不讲不尊重异性的笑话”,背后是他们对校园人际关系的真实感知,或许是曾因外貌调侃感到自卑,或许是见过小团体带来的孤立,这些条款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源于亲身经历的“共情提案”。杨献老师看到的,不仅是规则的雏形,更是孩子们对“被尊重”的渴望。这份由“童声”汇聚的班规,比教师单方面制定的条款更有力量,因为它扎根于学生的真实需求,自带“我愿意遵守”的心理认同。

不同于传统“我说你听”的管理模式,班主任以“平等者”的姿态把班规制定权交还学生,匿名收集心声、集体表决生效、承诺持续优化,每一步都透着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当集合迟到减少、午休纪律好转,当学生感慨“理想初中生活就是这样”,可见这种“共情式教育”的成效——规则不再是冰冷的约束,而是学生主动守护的集体约定。网友的点赞,本质上是对“教育回归人本”的认可,好的教育,不是塑造顺从的学生,而是唤醒他们的规则意识与同理心,让人格塑造与知识传递同步生长。

杨献坦言,班规仍需优化,但这份“不完美”恰恰彰显了教育的温度,它不追求一蹴而就的“标准答案”,而是为学生预留了表达与成长的空间。从“妄议外貌”到“拒绝造谣”,学生用稚嫩的文字定义着“尊重”的模样。多弯下腰听听孩子的声音,教育的美好便会自然生长,这或许正是这场走红给教育者的启示。

(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