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校园焕发新活力——从“要我动”到“我要动”

来源:[东楚晚报] 日期:[2025-07-10 09:35]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星球蹲”是广场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最爱。记者 鄢巍 摄

武汉路小学学生们在滚铁环。记者 方晚霞 摄

中窑小学学生跳街舞操。记者 邱美依 摄

黄金山第六小学学生练习流星球。记者 鄢巍 摄

大冶十中将非遗项目舞龙舞狮引入大课间活动。 记者 张成 摄

黄金山第五小学学生在大课间跳长绳。记者 程鑫 摄

随着暑假钟声敲响,黄石市的中小学生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假期。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许多学生在规划假期生活时,都将运动纳入了假期计划。这一变化,正是黄石市推行“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政策以来的生动写照。

本报《黄石校园“动”起来啦》栏目,在这一学期里持续关注并报道了黄石各中小学积极响应这一政策的情况。各校通过创新课间活动、丰富体育课程,不仅让校园“动”了起来,更让“动起来”成为学生成长的鲜明印记。

传统与创新碰撞 花式课间亮点纷呈

走进黄石市各中小学,不难发现,课间时光已成为学生们最期待的时刻。

武汉路小学围绕“民俗”主题,创新课间活动形式,将传统体育游戏如竹竿舞、流星球、空竹等引入大课间,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学校还设置了投壶、滚铁环等小游戏区域,让学生在课间15分钟里尽情释放活力。

该校402班学生董施熠说:“我平时就喜欢踢足球,现在又接触到了类似的传统运动蹴鞠,让我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了。”他表示,这些传统游戏不仅让他锻炼了身体,还让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冶市育才小学则将古诗融入大课间,自编自创了古诗操,让学生在背诵古诗的同时锻炼身体,加深对古诗词的记忆与理解。“古诗操让我背诵诗词变得更容易了,歌词里包含很多我们即将学习的古诗,可以帮助我们预习课本内容,让学习更加轻松。”该校五年级学生刘浩宇说。

同时,在政策的推动下,黄石市各中小学纷纷打造各具特色的阳光大课间,课间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广播体操,而是融入了更多创新元素。有的学校还结合自身实际,开发了一系列特色体育课程。

例如,铁山小学将拉丁舞元素融入广播操,让传统课间操焕发新生;中窑小学将街舞元素融入课间操,让校园里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团城山小学自创“云梯操”,让学生课间的运动选择更加丰富……这些特色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时间与空间拓展 科技赋能体育教育

为确保每天2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少学校纷纷将小课间时间延长至15分钟,大课间时间延长至30-40分钟,并设计了多样化的课间活动。同时,有的学校还从时间分配和空间利用两方面双管齐下,破解了场地限制难题。

下陆小学将大课间从25分钟延长至40分钟,通过律动操、接力赛、拉伸运动等多种形式打造阳光大课间,并根据季节变换设计活动:冬季跑操、春夏律动操、秋季武术操,让学生全年都能享受运动乐趣。该校德育处副主任冯思瑶说:“课间时间的延长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放松,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升,视力问题也有所改善。”

黄石市外国语学校则打破校园空间限制,将大课间“搬”到奥体公园。学生们徒步至公园后,在草坪上做广播体操和自创现代操。体育老师叶咏梅观察到:“在自然环境中,学生关节活动幅度更大,锻炼效果事半功倍。”学生王浩说:“大家在阳光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情格外舒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对美的认知不再停留在书本上。”

中窑小学面对场地有限的现状,实行“分区锻炼”模式:一年级在七彩跑道往返跑,二年级绕篮球场环形跑,三至六年级沿足球场跑道运动。该校体育老师甄桂銮还创编了适合全体学生的街舞操,简化街舞动作,编排出“零基础学生也能学会”的街舞操。课后时间,足球、篮球、排球场地更是供不应求,学生们在专业场地上尽情挥洒汗水。

随着科技的发展,AI技术也被引入到了校园体育活动中。白马山小学新增的AI运动区成为课间最热门的场所,学生通过AI设备记录运动成绩,与同学们比拼谁跳得更远、更快。该校副校长柏勇表示,AI设备收集的数据为教学改革提供支撑,让体育活动更科学高效。传统与科技的双重助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还让学生们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科学思维。

体质与素养同升 运动习惯悄然养成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黄石市中小学生们的运动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不仅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假期里也纷纷将运动纳入日常计划。

“这个暑假,我计划去练习游泳技能,天气凉快的时候出门骑自行车锻炼一下。”广州路小学学生黄愉曦告诉记者,自2025年春季学期以来,学校每天的课间活动和体育课让她爱上了运动,尤其是骑车和轮滑,成了她课余时间最喜欢的活动项目。如今,这份热爱已经延伸到了她的暑假生活中。

“以前孩子放学回家就写作业、看电视,现在会主动拉着我一起去公园跑步。”有色小学家长李女士高兴地说。她表示,自从学校增加了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孩子的体质明显增强,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

自“每天不低于两小时课外体育活动”政策实施以来,学生们从课桌前走向了操场,从室内走向了户外,运动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动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成为了一种享受,一种释放压力、增进感情的方式。

“孩子们现在精神面貌好多了,上课注意力更集中,体质和心态都有了明显提升。”不少教师也发现,延长的小课间让师生有了更多交流机会,孩子们回到课堂后注意力更加集中,课间活动的丰富多样,不仅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随着黄石市教育局“缤纷暑假·艺体同行”倡议书的发布,黄石市中小学生迎来了一个充满活力与色彩的暑假。他们将选择体质健康测试项目进行针对性训练,或选择自己喜欢的拳术、操节来练习,或邀请家人一起加入长跑、登高、远足、打篮球、踢足球等体育项目,享受运动的乐趣和亲情的温暖。这份由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活力,将继续伴随他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记者 程鑫)


编辑:陈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