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从“深学细悟”到“笃行实干”,看八项规定精神在襄阳如何落地生根惠民生!

来源:[汉水襄阳] 日期:[2025-07-11 15:59]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作风是形象的折射,更是干事创业的保障。襄阳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绝非简单的理论学习,而是一场触及灵魂的作风建设实践

从‌旁听庭审的“沉浸式”警示教育‌,让党纪国法刻入心间;到‌“学查改”环环相扣‌的严谨闭环,确保问题见底清零;再到‌直击民生痛点‌,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此次学习教育呈现出‌沉下去、动真格、见实效‌的鲜明特质。

我们欣喜地看到:‌“关键少数”率先垂范‌,分类施策确保全覆盖;刀刃向内深查细照,对“四风”顽疾精准亮剑;更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落脚点,在破解供水难题、化解信访积案、优化营商环境等具体行动中,彰显了作风转变的力度与为民服务的温度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容不得丝毫松懈。报道中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正是襄阳以严实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有力证明。

天朗气清襄阳城(资料图片)

“旁听庭审让我深受触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讲政治、守规矩,绝不触碰法律红线。”近日,保康县一场职务犯罪案件庭审结束后,一位新提拔的年轻干部面色凝重。

该县创新建立“职务违法犯罪典型案件旁听庭审”机制,已组织5次现场警示教育,让年轻干部在庄严肃穆的法庭氛围中,将“眼里的教训”深深刻进心里,化为“心里的敬畏”。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襄阳市各县(市、区)、开发区等地聚焦主题、注重实效,一体推进学查改,坚持学在深处、查在细处、改在实处,让学习教育触及灵魂,精准定位突出问题,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学深悟透 筑牢思想堤坝

学习教育非一时之功,贵在融入日常。学习教育期间,各地把开展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有力推进,推动全市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以上率下学。各地各级党委(党组)率先垂范,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专题辅导报告会等,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并专题研讨交流,示范带动全市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悟。

融入日常学。基层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采取领导干部领学、党组织书记讲学、驻村工作队带学、党员干部自学等方式,推动学思践悟、凝心铸魂。

分类施策学。采取送学上门、邮寄资料、线上推送等方式,组织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无职党员开展学习,实现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全覆盖。

刀刃向内 深查细照真改

各地积极对标对表,全面深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深挖问题根源。

枣阳市将学习教育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一体部署,重拳整治殡葬改革、农村“三资”、卫生医疗、学校教育、工程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共立案126人、留置8人,挽回经济损失340多万元,退还群众财物折合61万元。

宜城市动真碰硬起底线索,建立专门台账,严查快结、对账销号。通过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渠道,广泛收集“四风”问题线索,目前,共起底“四风”问题线索378件,已办结372件,彰显严查快结的决心。

谷城县将利剑直指顽疾,紧盯“关键少数”,联合多部门开展违规吃喝及赌博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专项检查3次,查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打牌和赌博问题3起5人,查处违规吃喝问题5起5人,通报典型案例6起8人,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震慑效应。

改在实处 清风惠及民生

各地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整治,以严实举措精准整改,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民生、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下沉一线,服务群众。襄城区通过设置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累计收集群众意见1236条,着力办好老旧小区改造、增加公共停车泊位等民生实事,办结民生实事项目287项,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将学习教育与“两资三能”工程、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成果转化。樊城区“四大家”领导和区直单位包保重点企业417家,“一企一策”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247个。

开门教育,学用结合务求实效。东津新区党工委班子成员走访企业72家,召开现场办公会26次,解决用工、融资等问题103个,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学查改环环相扣,激浊扬清久久为功。从旁听庭审的警醒到问题清单的剖析,从专项整治的雷霆到民生实事的温暖,襄阳各地正以触及灵魂的学习深度、动真碰硬的查改力度,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天朗气清,护航发展(资料图片)

聚焦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群体开展培训,全市累计6492名干部接受深刻警醒……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襄阳市直机关始终把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精心研究谋划、周密组织推进、强化指导督促,有力有序推动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地见效、走深走实。

三级联动强根基 学深悟透提实效

近日,市直机关重点岗位干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轮训班举办,300名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等集中淬炼,靶向提升纪律意识与履职能力,为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筑牢作风根基。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与韧劲破解改革发展中的难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此次轮训是市直机关深化学习教育、提升工作实效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市直机关着力构建“整体推进、以上率下、分类施策”的三级联动学习体系,推动学习教育全覆盖、见真章。截至3月底,市直91家单位、1182个基层党组织已全部完成学习教育的启动部署。

分类施策,精准滴灌提升效能。市委直属机关工委聚焦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群体精准发力。各单位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49个,累计开展学习交流与警示教育180余场次。市直单位举办8期行政审批、执法司法、干部人事、财务管理、工程建设等重要岗位党员干部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1134人次。

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市直机关三级联动学习体系已初步构建并有效运转,正通过系统性、针对性的学习教育,持续强化干部队伍根基,提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实际效能。

真查实改亮利剑 动真碰硬促提升

今年以来,市直机关在深化学习教育中坚持问题导向,以“真查实改”的鲜明态度和“动真碰硬”的坚定决心,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与警示教育,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刀刃向内深查摆,问题导向不偏移。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严格对标中央明确要求整治的突出问题和作风清单等,聚焦工作中的难点堵点,深入查摆存在问题及其具体表现,累计建立查摆问题清单506份。例如,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围绕燃气安全、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棚改居民逾期未回迁安置、工程建设招投标等12个方面重点领域开展自查自纠,建立查摆问题清单,修订完善相关制度,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举措。

以案为鉴强警示,筑牢防线守初心。全市累计6492名干部接受深刻警醒,精准覆盖新提拔干部429人、年轻干部1182人、关键岗位干部1439人以及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干部995人,有效筑牢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剖析反思触灵魂,标本兼治求长效。着力用好案例剖析利器,市直单位深挖细究中央层面印发的60个典型案例及本单位反面典型。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结合鲜活案例,召开反面典型案例剖析会,深入开展反思研讨。

深改实做解民忧 民生难题获破解

今年来,市直机关紧扣“深改实做”关键环节,坚持开门教育,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传统,深入一线走访调研、座谈交流、谈心谈话,集智聚力破解发展堵点,以实际成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直击难点,化解民忧。襄阳国益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直击国企改革遗留问题要点,接待日常来访100余人次,化解问题90余个。

市公安局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积案化解不力的问题,逐案审定具体意见,定期听取积案化解情况,压实领导包保责任,已成功化解51起信访案件。同时,建立来信来访联审机制,有效预防信访案件回流,推动从“当下改”到“长久立”。

解决堵点,保障民生。襄阳水务集团宜城天河公司针对宜城小河镇2800余户居民水压不稳问题,联动政府争取资金,改造供水管网4.2公里,彻底解决长期困扰群众的饮水难题,被村民称为“家门口的民生工程”。

这些举措,是市直机关深化作风、务实担当的具体体现,切实筑牢了服务群众的根基,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日新月异新襄阳(资料图片)

作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

襄阳市深入开展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绝非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而是一次淬炼思想、涤荡灵魂、推动实践的深刻变革。从“关键少数”率先垂范到“学查改”闭环严紧,从旁听庭审的震撼警醒到直击民生的贴心服务,襄阳以动真碰硬的决心、刀刃向内的勇气、人民至上的情怀,让学习教育沉下去、动真格、见实效。

这份严实的作风,不仅清朗了政治生态,更转化为破解发展瓶颈、办好民生实事、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唯有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方能护航襄阳在持续擦亮“天朗气清”城市底色的征途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