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物流园二期项目施工现场(湖北日报记者 刘毅 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毅、曹雯、通讯员吴慕枫、郑鉴峰)“我参股2万!”“我参股5千!”在黄梅县观塘岭村仓储物流园二期项目会上,村民们踊跃认购股份,与一期“只点头不参与”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村党总支书记向宏深受触动,感慨道:“只有深入一线调研、倾听民声、解决问题,才能更好服务发展。”
变化缘自一纸合同的重新签订。
黄梅县黄梅镇观塘岭村(黄梅县委宣传部供图)
2007年,原盘龙山村委会与原村干部石某签订合同,由其以每年仅1600元的价格,承包230亩林地,合同期长达32年。
随着2021年黄梅东站开通运营,盘龙山村由原来的城郊偏远村变为高铁新区的核心村。这份14年前签订的合同,所约定的承包费明显低于当前市场价格,村民们议论纷纷。村干部囿于契约的严肃性,未提出重新协商,但村民们并不理解。
2024年,盘龙山村并入观塘岭村,新的村两委班子进行摸底调研,掌握到这一情况后,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主动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
基层管理是一个渐进规范的过程,以往产生的各种涉及群众利益的积弊如何解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黄梅适时启动全县农村集体“三资”及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使用状况“体检”,一批超长期限、超低价格的发包合同浮出水面,成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突破口。
带着“三资”清理专班的意见和相关政策,向宏敲响了石某的家门,却碰了个软钉子。“吃到嘴里的肉,谁愿意吐出来?”
怎么办?一靠方法,二靠作风。在县里专班干部的指导下,村两委组织召开户组会,汇集民意营造氛围,发动党员代表做工作,向宏自己也多次上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续攻关一个多月后,石某终于松了口,与村两委重新签订发包合同,承包价格由每亩7元增加到50元,且一年一付,5年一签。
仓储物流园二期项目施工现场(湖北日报记者 刘毅 摄)
敢于动真碰硬,向历史问题开刀,解决的是问题,锤炼的是作风,赢得的是民心。县农业农村局农村合作经济指导股负责人张敏介绍,专项整治以来,黄梅“三资”领域整改率超90%,乡村振兴领域问题整改率超91%,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历史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样的村两委,才是真正在为大家争利益嘛!”合同重签后,村民们心气顺了,村两委的工作也好做了,村里的发展日新月异。
3月底,新的《村规民约》草案提交村民代表大会,特别增加多条规定,包括对村干部的约束管理、宅基地及建房管理、村办企业分红等内容,让村集体和群众的利益保障更加有章可循,获得40多名村民代表全体举手通过。
5月,村两委组织召开仓储物流园二期项目推进会,全村群众主动认缴股份多达45万元。现在,项目地基已经浇筑,招商情况非常理想,今年村集体收入有望达到70万元。
“必须弄清楚群众的急难愁盼,弄清楚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加以解决,让支点建设成果更普惠共享、更可感可及。”向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