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峡江、观绿景,“视听长江”网络视听创作采风行走进宜昌

来源:[长江云新闻] 日期:[2025-09-18 00:16]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9月15-16日,“视听长江”网络视听创作采风行奔赴宜昌,在这里开启了一场探生态、访振兴、享文旅的视听之旅。

兴“村”富民,乡村振兴绘就移民安居图景

9月16日,“视听长江”网络视听创作采风行走进湖北宜昌许家冲村。其地处西陵峡畔,是“三峡茶谷”、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的关键节点,被誉为“坝头库首第一村”。在这里看移民新村新貌,感受“日子过得好”的幸福点滴。这里不仅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镇,更是红色教育基地与基层党建标杆。

漫步村中,白墙黛瓦映着绿树红花,垃圾分类站、污水处理器井然有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村里有不少民宿,更有许多茶厂,茶厂负责人拿起一片刚制成的绿茶,茶汤冲泡后清香四溢,采风团成员也连连点赞。许家冲作为一个移民村,从“靠旅游稳日子”到“种生态赚票子”,村民们端稳“生态碗”,吃上“旅游饭”,在峡江之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

护“绿”赋能,以生态为笔绘就振兴新篇

登上坛子岭,俯瞰世界最大水利枢纽——三峡大坝。防洪、发电、航运…这座超级工程震撼人心!185平台、截流纪念园实景讲述建设史诗,一起来感受国之重器与“高峡出平湖”的壮阔!

脚下是厚重的坝体,俯身便能看见泄洪孔下江水奔涌的壮阔景象。江面上隐约可见监测水质的浮标,岸边的植被郁郁葱葱,让人对“生态优先”有了直观感受。

离开坝顶,驱车前往长江三峡珍稀特有鱼类保育中心,在室内保育池前,体型修长的中华鲟正缓缓游动。在室外的模拟自然水域,长江特有鱼类在水草间穿梭。中心有监测仪器实时监测水生态数据,为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正是这份对生态的敬畏与守护,让三峡大坝不仅成为调节长江水情、输送清洁能源的“国之重器”,更成为驱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以护“绿”之举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以“文”促旅,文旅融合激活长江文化新活力

青山绿水间,悠扬的五句子山歌响彻云霄;柏木帆船上,高亢的船工号子声在峡江回荡;那蜿蜒的茶盐古道哟,行一程歌一曲,南曲、满堂音、竹编等古老的技艺无不焕发着新的生机……

采风团行走在三峡人家,走进国家5A景区三峡人家,这个坐拥西陵峡百里画廊的景区里,灯影洞、石牌古镇、龙津溪……步步皆景,更处处散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所震撼。“来到三峡人家是一种视觉和精神上双重的享受,这里非常好地把自然景观的美丽和民族的特色文化融合在一起。在这里面走有移步换景的感觉,每走几步就有新的景色,新的惊喜。”咪咕视频编辑@佟艺sweexy11说道。

在三峡人家,看一场原生态“峡江号子”,听纤夫与三峡的千年对话;观一曲“哭嫁”,体验土家婚嫁风情……沉浸式感受三峡文化的魅力!“恩施、宜昌、重庆都有,这些地方的文化有相通之处,都能看到土家文化。巴楚文化一脉相承,长江文化源远流长。”微博编辑赵阳说。据介绍,为了让非遗老技艺传下去,景区还专门请了10位省市级的非遗传承人,给他们成立了工作小组,生活上照顾得妥妥帖帖,让他们安心传艺。

达人@锦鲤宝宝Ava用粤语在直播镜头说:“欢迎全国各地的靓仔靓妹来宜昌游玩!”

“旅游+非遗”的融合,不仅让三峡人家有了独特的文化魂,更给长江经济带的文旅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宜昌这座被长江滋养的城市,既有壮阔的生态底色,又有温暖的民生温度,更有灵动的文化活力。“视听长江”采风团,正在于以现代网络视听技术为“桥梁”,让宜昌的这些特质化作可看、可听、可感的视听故事,传递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