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沿线
“数”说发改
2305.8亿元全市GDP总量达2305.8亿元。
7.1% 全市GDP增长7.1%。
第1位 全市GDP增速居全省第1位。
(注:以上为2024年数据)
3月13日,黄石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汪国栋在参加“奋进第一方阵 建功支点建设·书记访谈”全媒体系列访谈中提出,全市发改系统将提质效、强素质、争一流,奋力推动发展能级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在服务推动支点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树牢支点意识 主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
问:围绕支点建设,如何理解省委赋予黄石“经济总量向3000亿元迈进”的战略意义?
答:在全省“新春第一会”上,省委书记王忠林提出“黄石经济总量要冲刺3000亿元”的目标要求,让人倍受鼓舞、倍感振奋。
这是省委对黄石发展的充分肯定和更大期望。2021年以来,在市委提出的“奋进全省第一方阵”目标引领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加速奔跑,经济运行保持稳健均衡、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四年奋进全省第一方阵。2024年,全市GDP总量达2305.8亿元、增长7.1%,增速居全省第1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量质齐升的关键期。省委提出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省委对黄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发展潜力、发展后劲的肯定,激励和鞭策我们乘势而上,推动发展能级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我们也有信心、有能力,加快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力争早日实现这一目标。
这是省委对黄石服务支点建设的更高要求,说明省委要求我们主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始终保持自我加压、昂扬向上的发展态势,在服务推动支点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全市发改系统将牢记使命,树牢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把全部工作向服务推动支点建设聚焦发力,统筹推动产业能级、创新能级、城市能级和开放能级显著提升,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积极创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市
问:市发改委如何平衡经济发展速度与绿色转型质量的关系?如何确保“降碳减污”与“扩绿增长”协同并进?
答:黄石作为老工业城市,加快绿色转型任务较重。去年,全市发改系统深入落实长江大保护、“双碳”战略,我市在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考核中,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优秀,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4.8%,提前完成“十四五”降幅目标。下一步,将持续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持续抓好长江大保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提出“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的重要讲话要求,进一步抓实抓好长江大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出台市级工作方案,持续抓好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力争全省年度考核再获优秀。
二是持续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双碳”战略,加快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持续深化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统筹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三线并进”,积极创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市。
三是持续推进新能源供应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新能源供应体系招商活动,加快推进金上-湖北特高压、川气东送二期黄石段、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等重大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力争全年新能源装机新增32万千瓦。
三大改革试点聚力突破增活力
问:市发改委如何破解改革推进中的部门协同、资源整合等难点?
答:今年我们将围绕“三大改革试点”聚力突破:
全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取得新突破。研究出台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服务推动支点建设行动方案,持续优化“六大环境”,争取在国家、省推出更多黄石改革经验,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整体水平保持全国百强、全省前列。狠抓惠企政策和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实,力争帮助企业降低成本35亿元以上,累计完成授信120亿元、放款100亿元以上。
全力推动供应链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坚持“搭建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实“3+4+4”供应链平台,即3个公共服务供应链平台、4个产业供应链平台和4个县域特色供应链平台,力争6月底前完成平台上线试运营,年底前规上企业上线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全力推动新型城镇化试点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落实,协调制定“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两项试点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后续出台的政策和资金。
快干实干加力推动投资和项目攻坚
问:在项目统筹推进过程中,如何通过机制创新确保投资质量与效益双提升?
答:抓项目是扩内需、稳增长、促发展的关键抓手,今年,我们将全面对标省“投资提质年”和市政府“攻坚突破年”要求,认真落实投资项目管理新机制,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补齐投资结构短板,确保全年投资增长8%以上,奋进全省第一方阵。
全面落实投资项目管理新机制。聚焦省重点、市重点、市重大和对上争取“四张项目清单”,落实四类项目专班调度机制,实施市级领导、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包保服务“三个全覆盖”,推动项目能开则开、能快则快;聚焦投资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改革要求,强化红黄绿灯预警管理,确保“三库”总投资达到上年投资规模的“533倍”以上;聚焦项目提速提效,实施投资项目精细化评价管理,确保各类项目加快推进,尽量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大力实施项目入库攻坚行动。认真落实“签约项目3个月落地、落地项目6个月开工、开工项目3个月入库”要求,聚焦2025年全市谋划的拟开工项目清单,会同有关部门精准建立招商落地项目清单、集中开工项目清单,逐一明确开工入库时间,确保各类项目及时开工入库,力争全年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超500个,新入库总投资达2000亿元、在库项目总投资突破3000亿元。
大力实施投资结构优化行动。坚持“双月开工、季度拉练”,持续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加快推动新港重科、华鑫实业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工业投资达500亿元以上;加快推动长江大桥改扩建、香山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基础设施投资达400亿元以上;加快推动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力争房地产开发和社会事业投资达300亿元以上。
大力实施对上争资突破行动。抢抓国家“两重”“两新”加力扩围、地方政府专项债优化管理等重大政策机遇,加快推进597个、总投资1821亿元,资金需求547亿元的对上争资项目前期工作,确保争取中央资金同比增长20%以上。
擘画“十五五”蓝图
问:市发改委在抓项目稳增长的同时,如何通过规划引领强化战略支撑?
答: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作为发改部门,我们将坚持规划引领,重点抓好两个方面具体工作:
一方面,扎实开展“十四五”终期评估。我们将聚焦“十四五”规划明确的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组织开展全面评估,深入总结“十四五”时期黄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面临的短板问题,为认真分析研判“十五五”发展基础、发展思路打好基础。
另一方面,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全市发改系统将深入学习研究“十五五”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认真落实省委“七大战略”,聚焦黄石发展所能、发展所需,科学提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同时,以规划编制为契机,争取国家战略腹地和特钢产业备份基地、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等一批事关黄石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纳入国家、省上位规划。
记者 肖琼/文
编辑:徐道发